当风沙遇见林海,当浑浊邂逅澄澈,在世界植树造林日来临之际,一场树木与生态的科普盛宴在蔡台小学温情启幕。日前,学院“碳”索绿境科普团联合西青区教育局,以“种下一抹绿,守护一片天”为主题带来知识与实践交织的环保课,让“爱绿、护绿、植绿”的种子扎根童心。

“树木怎么‘呼吸’?为什么它是‘地球之肺’?”带着充满童趣的提问,科普团志愿者开启了第一篇章。通过视频和志愿者用形象的比喻拆解光合作用原理,让同学们读懂树木防风固沙、涵养水土的硬核实力。

在“小树根的泥土保卫战”环节,小学生们通过实验互动,借助简易沙土模型与人工降雨装置,亲眼见证了一场微观生态的奇妙较量。当清水流过,有植被覆盖的“绿土小卫士”岿然不动,而裸露的“泥土小分队”却在冲刷下纷纷“溃散”。孩子们屏息凝视,从量筒中浑浊与清澈的鲜明对比里,直观感受到每一寸绿意都是土壤最坚实的“铠甲”。这场沉浸式探索,不仅让抽象的水土保持原理变得可触可感,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守护绿水青山的种子。

活动尾声,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共读环保谚语,朗朗童声满是对自然的敬畏。集体倡议环节,全体同学起立齐喊“植树护绿,共创绿色家园,共守地球常青”,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在会场回荡,将绿色的种子深深植进每颗童心。

据悉,学院持续以科普团为桥梁,设计更多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生态课程,深入推进大中小科普一体化,让绿色理念浸润更多校园与家庭。此次“碳”索绿境科普团走进小学,不仅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的生动体现,更是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绿色种子、传递生态薪火的重要举措。